圖:周恩來(前排右三)與章士釗(前排左三)等人合影。
“我從小想學中醫(yī)是受父親影響。因為他說救人一命,比給人多少黃金寶貝、雞鴨魚肉,都有用。”
袁家家訓嚴格,袁紹良告訴記者,錢只能用來買書。最初看小兒書,七歲那年,他就和姐姐袁紹蘭,隨著名學者、大書法家吳玉如學習古文、歷史和書法。再后來,年齡漸長時,便開始看中醫(yī)書。
袁紹良是在周恩來的關(guān)懷下進入北京中醫(yī)院學習的。最初的際遇是因為他的老師吉良晨曾給周恩來看過病。“后來總理看我屋里書桌上擺的都是線裝書,好奇問我‘你看這書?’我說‘我從小就學中醫(yī)’。又問‘你為什么學中醫(yī)?’我答‘這是救死扶傷之仁術(shù)。進能愛人知人,退能愛己知己’。他又問我‘你喜歡做醫(yī)生嗎?’我說‘喜歡,到農(nóng)村去做赤腳醫(yī)生我都可以’?!卑雮€多世紀過去,如今袁紹良回憶起當初周恩來夸自己有志,仍是豪情滿滿。
離開章士釗家后,袁紹良跟著老師去了醫(yī)療隊,“當時真的在學東西。面對一些怪病,缺醫(yī)少藥的,比城里人的病可厲害得多,有的急診抓一點藥,或者鄉(xiāng)下抓點草藥,煮著吃,病就下去了。真令人佩服?!?/p>
行醫(yī)之路以佛心為己心
袁紹良認為,“中醫(yī)主要靠老大夫的經(jīng)驗和望聞問切,要觀察,要佛心、善心?!彼f:“能把別人的病治好,心里特高興,病一好一家人全樂了?!?/p>
遇到病人感謝他要送這送那,他覺得“其實什么都不用送。家里做饅頭,給我掰半個我就很高興;在那兒熬粥,給我半碗粥我就覺得很好,秀才人情紙一張,你說值多少錢,不過一張紙,寫幾個字,你說他不值錢也行,你說他值幾百幾千塊救了一個人也行,實際上在乎他幫了這人什么。”
一九八○年,袁紹良來到香港,繼續(xù)行醫(yī)為樂。有病人拿著方子問他藥貴不貴,他說不貴,四五十塊;沒想到有的病人覺得貴,“算了,改方子,改成二十塊錢的,對方高興了。我說不能讓病人挖肉補瘡啊,飯都吃不起,還讓人買藥。你要是以賺錢為宗旨,就別做醫(yī)生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