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網(wǎng)

大公報電子版
首頁 > 評論 > 北京觀察 > 正文

?北京觀察 | 強軍重器在手 征途星辰大海

2025-01-03 05:02:52大公報 作者:馬浩亮
字號
放大
標準
分享

  歲末年初,一系列強軍重器集中亮相。新年第一天,官媒發(fā)布,中國海警首次在黃巖島起飛艦載機。上周,多款新型戰(zhàn)機首飛。去年12月27日,全球首艘電磁彈射兩棲攻擊艦四川艦下水。去年12月28日,長江口大型船舶深水航道出口實施交通管制,這是福建艦航母歷次海試的標配待遇。1.4萬噸級的927型綜合援潛救生船西湖艦,也在日前入列服役。

  “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。”回首剛剛過去的2024年,戰(zhàn)機、導彈與星辰爭輝,鐵甲巨艦在大海劈波斬浪。一系列眼花繚亂的“首次”“第一”,刷新著大國強軍的“高顏值封面”,錘煉和支撐起更具威力的戰(zhàn)力體系。

  火箭軍時隔44年向南太平洋試射東風-31AG洲際彈道核彈。“反導”多面手紅旗-19導彈“首秀”,可在大氣層內(nèi)外攔截高超聲速導彈,與紅旗9B/C共同撐起防空反導保護傘。殲-35隱身戰(zhàn)機、殲-15T彈射型艦載機首次公開展示,加上新型隱身戰(zhàn)機、大型預警機,空中力量突飛猛進。直-20平臺改裝的新型攻擊直升機,則將為“飛行陸軍”和奪島登陸提供火力十足的“烈火之翼”。

  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展開海試,向著正式服役更進一步。山東艦、遼寧艦首次進行雙航母編隊訓練,遼寧艦直接參與對臺軍演,筑牢反介入/拒止堅實屏障。“虎鯨”大型高速隱身無人艇、“彩虹-9”中高空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等,提升智能無人作戰(zhàn)能力,“可上九天攬月,可下五洋捉鱉”。

  當前,世界風云變幻,周邊波譎云詭,各種威脅挑戰(zhàn)疊加。去年12月16日,美國首批售臺38輛M1A2T坦克運抵臺灣;20日,拜登簽署批準5.7億美元對臺軍援,為史上單筆金額最大。菲律賓軍方23日表態(tài)將購買美國“堤豐”中程導彈系統(tǒng)。美日韓兩次舉行“自由之刃”聯(lián)合多域演習,開辟三邊軍事合作新階段。

  凡此種種,都必須有更利之劍、更堅之盾去應對。諸多創(chuàng)新型的強軍重器在手,中國軍隊有信心、有底氣、有能力應對多樣化挑戰(zhàn),守護晴朗星空、寧靜大海。

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

點擊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