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網

大公報電子版
首頁 > 評論 > 大公評論 > 正文

?新聞背后/美國禁得了TikTok 阻擋不了中國發(fā)展大勢\卓 銘

2025-01-20 05:02:01大公報
字號
放大
標準
分享

  美國對TikTok的“不賣就禁”禁令正式生效,自18日深夜起美國用戶已無法使用或在應用程式商店找到TikTok。惟即將上任的特朗普,昨日卻在社交平臺上表示要“SAVE TikTok!”(拯救TikTok)。

  不管特朗普口中的“拯救”到底是什么形式,但可以肯定的是,現(xiàn)時TikTok正猶如中美關系的一個縮影,美國封殺TikTok從本質上暴露的是其自身的不自信和對中國崛起的恐懼,而未來特朗普政府也必不會停止用各種手段遏制中國。然而美國禁得了TikTok,卻“撳”不停中國發(fā)展的步伐。中美關系并不是零和游戲,唯有相互尊重、和平共處、合作共贏,才是面向未來的正確選擇。

  美國的自卑和恐懼

  雖然禁令生效,但TikTok在美國仍然前途未卜,特朗普表明上任后就會簽署行政命令,延緩TikTok禁令的生效期限,也許是為了應付美國社會對于禁令的群情洶涌,又或者從過去幾日大批“TikTok難民”轉戰(zhàn)小紅書一事中,發(fā)現(xiàn)了封殺TikTok并不同想像中有利可圖。

  但不管暫緩禁令的實際原因為何,都不代表美國未來會停止用各種手段打壓中國。畢竟特朗普早前勝選后不久就揚言,對中國會在征收高額關稅的前提下再加10%;而其公布的內閣人選,也有多名對華鷹派人物。未來美國對中國的打壓措施非但未必會減少,反有可能不斷增加。

  美國為什么要封殺TikTok?反華政客們給出的理由是,中國秘密利用TikTok收集情報,而TikTok及其母公司字節(jié)跳動,則會將位置信息等敏感個人資訊,透過“后門程式”傳送給中國政府,甚至中國還會利用TikTok干預美國內政。

  但問題是,TikTok的用戶數據全保存在美國和新加坡的伺服器,從未儲存在中國,中國員工亦根本無法訪問非中國用戶的數據。TikTok的審查機制,亦與中國版的抖音完全不同。更重要的是,美國政客所謂TikTok“收集過多用戶數據”,但據澳洲網絡研究公司的調查,TikTok收集的用戶數據,與美國其他流行的社交平臺基本上完全一致。

  TikTok在美國擁有約1.7億用戶,亦為眾多網絡內容創(chuàng)作者提供了巨大的創(chuàng)意和商業(yè)平臺。去年12月一份法庭文件透露,美國如果封禁TikTok,將令其本地小型企業(yè)和創(chuàng)作者在一個月內損失高達13億美元收益。

  回溯最初,美國政府針對TikTok的禁令,還是由特朗普在其上屆總統(tǒng)任期中提出,但當時美國法院裁定特朗普的行政命令越權,必須另外通過法律途徑封禁TikTok,到后來總統(tǒng)之位易手,拜登政府簽署通過“不賣就禁”禁令。到現(xiàn)在,特朗普反而變成了“TikTok救星”,轉過頭來想用行政命令推翻這條經國會、最高法院通過的法律,不能不謂諷刺,也不得不說是美國行政混亂的一種體現(xiàn)。

  其實在去年總統(tǒng)競選期間,拜登和特朗普先后開設了TikTok賬號拉票,就已經說明了美國政府之前針對TikTok的各種指控,全都是子虛烏有的抹黑。又或者可以說,其實連特朗普、拜登以及其他一眾反華政客,都根本不相信自己提出的陰謀論。他們想要的,不過是一個攻擊、詆毀中國的借口,再借此將TikTok這個新興的大流量平臺據為己有。

  美國封禁TikTok,根本原因在于中國發(fā)展的焦慮。反華政客對“中國威脅論”的渲染幾乎已到了歇斯底里,更間接說明了美國對自身制度的不自信。因此當反華政客發(fā)現(xiàn)TikTok成為中美深化交流的新渠道時,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鼓勵或歡迎,而是陷入美國霸權不保的焦慮,甚至抗拒讓美國人民知悉中國的真實一面。但即便企圖透過封殺TikTok這種霸凌行徑來發(fā)洩,美國也不可能因而回復自信,或重新變得強大。

  遏華策略不會得逞

  事實證明,就算美國禁得了TikTok,也阻擋不了中國崛起的步伐。過去數年美國從貿易、科技、政治對中國實行全方面打壓,但結果有沒有收到絲毫效果?據去年4月媒體報道,“中國制造2025”涵蓋10個關鍵領域超過200個目標中,當時已經實現(xiàn)了超過86%。在信息技術領域,中國5G技術在國內外仍得到廣泛應用,高端晶片制造亦取得長足發(fā)展;同時,中國也擁有全球上最多的智能工廠和自動化終端,中國造船廠生產能力超過美國200多倍;在航天領域上,中國國產C919大飛機開始服役,打破了歐美壟斷,也實現(xiàn)了航天領域幾乎所有目標,包括火星登陸探索、全球衛(wèi)星導航系統(tǒng)、空間站、登陸月球背面等;而在新能源汽車方面,中國電動車從價格到技術都領先說競爭對手,推動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。

  在歷史洪流面前,阻擋是不可能成功的?!皷|升西降”就是時代大勢,就是歷史洪流。美國不可能遏制得了中國發(fā)展,也阻止不了中美民眾之間深化交流。中美關系的正路唯有合作一途。過去幾天小紅書上中美網友求同存異,美美與共,正是兩地人民對中美關系的期盼,也應該成為未來國際交流合作的趨勢。

點擊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