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剛剛過去的復(fù)活長假,我到了岳陽。無他,為的就是看看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樓閣。
說是“熟悉”,蓋因當年初中時期,便要讀《岳陽樓記》;說是“陌生”,只因我多次路過湖南,卻無緣一睹其“廬山真面目”。適值剛剛考完的中學(xué)文憑試中國語文科又出了這一篇“次熱”課文,所以今期專欄也聊聊岳陽樓。不過,是從另一個角度。
岳陽樓位于湖南省岳陽市,前望君山,下瞰洞庭,形勝之美,讓它躋身于“三大名樓”之一。而樓、山、湖三者的組合,更是自成一格,活像一幅動態(tài)的山水畫。走進岳陽樓景區(qū),便見五座等比例微縮銅樓架設(shè)在人工湖上,其名為“五朝樓觀”,重現(xiàn)了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五朝各具特色的岳陽樓。五座樓的模型皆以黃銅鑄造,淨重皆為十噸左右,就算不提它的歷史價值,它的工藝價值也十分高。
事實上,范仲淹當年見的岳陽樓并不是最初所建的那座。岳陽樓始建于東漢,歷經(jīng)魏晉南北朝和唐朝的不斷修葺,終于在北宋慶歷五年(1045年)由岳州知軍州事滕宗諒重修,這才是范仲淹所見的那座。后來,岳陽樓在毀滅與重生中不停輪回,見證了岳州大地的風云變色。
祠廟變作紀念品店?
除了岳陽樓主樓外,我也去了景區(qū)內(nèi)的小喬墓和三醉亭。今日在安徽廬江縣和南陵縣都各有一處小喬墓,而這三處據(jù)說都是衣冠塚,所以真假難以說得分明。不過,岳陽這座小喬墓卻不太值得,因為除了入門的“遙想公瑾當年,小喬初嫁了”的石碑,就只有孤苦伶仃的墓園可看。不過,所謂“可看”,更多的是文學(xué)作品構(gòu)建的意境。而最讓我感到驚詫的是小喬廟(其實是“小喬店”)的金漆小喬像,也真的粗制濫造,只得一個“俗”字。
相對于小喬墓,三醉亭其實更可看。傳說“八仙”之一的呂洞賓曾經(jīng)三醉岳陽樓,為的就是要點化由柳樹精投胎轉(zhuǎn)世的郭馬兒。在“三醉”之后,郭馬兒終于因為“誣告殺妻案”而悟道,自悟前生為一株老柳,于是便隨呂洞賓入道成仙。
作為道教全真道尊奉為“北五祖”之一,呂洞賓的傳說故事實在不少,而這“三醉岳陽樓”后來被改編成元雜劇《呂洞賓三醉岳陽樓》(又名《呂洞賓三度城南柳》),成為重要的一本“神仙道化劇”。并且,在這齣雜劇的廣泛宣傳下,今日呂祖造像其中一種,身邊正是依傍著一只柳樹精。傳說呂洞賓更題有一首絕詩以志此事:“朝游北越暮蒼梧,袖里青蛇膽氣粗。三入岳陽人不識,朗吟飛過洞庭湖?!?/p>
在三醉亭旁邊,還有一間呂仙祠。其中便有介紹了“呂洞賓三醉岳陽樓”的故事,但比較簡單。可能因為是景區(qū),這間呂仙祠其實更像一間紀念品店??
◆葉德平博士,香港作家,香港教育大學(xué)課程與教學(xué)系高級講師,主要教授“文化傳承教育與藝術(shù)管理榮譽文學(xué)士”課程,曾出版多本香港歷史、文化專著。